殳姓氏渊源名人

姓氏起源

殳[shū]姓,中国姓氏之一,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序为第三百六十二位门阀,主要分布在江苏、浙江、安徽等地,历史名人有清代才女殳默、孝子殳帮清等。

【姓氏源流】

【源流一】

出自姜姓,出自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伯陵之子,属于帝王因功获赐的姓氏。相传,炎帝神农氏的子孙伯陵,同民人吴权的妻子阿女缘妇一见钟情,两人便私下结合了。缘妇后来为伯陵生了三个儿子。第三个儿子名叫殳,是箭靶的发明者,因此,帝尧封他为殳侯,赐他以殳为姓,称殳氏。

【源流二】

以兵器名作为姓氏的姓,以兵器名为氏。古代时,每逢一年开始的第一天,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。在这一活动中,有殳仗队和兵甲游行接受检阅。每队各设有将军一人指挥队伍。所谓殳仗队,即后来的仪仗队。殳,是一种竹制的兵器,长一丈二尺,头上不用金属为刃,八棱而尖。殳仗队将军的后代,便以兵器名“殳”作为姓氏。

【源流三】

出自有虞氏,以祖名为氏。据《通志.氏族略》载,舜为部落首领时,有虞氏族人殳斨(Qiāng 音枪)为舜大臣。殳斨的后代子孙以祖上的名字“殳”命姓,遂成殳姓一支。  得姓始祖:古时候,竹制兵器叫殳,是古老的武器,当远古人类还没使用金属时,狩猎和战争前,要手持殳舞蹈,这即是动员练习,又是祭神和鼓舞士气。后来在上古时,庆典操舞中就有殳仗队,而负责率领殳仗队的官员,他后代人以官职为姓,又形成了一支殳姓。远古时候有个人物叫殳斨,他是舜帝的大臣,殳斨的后代子孙以祖上的名字殳为姓,遂成殳姓一支,故殳氏的后人奉殳斨为殳姓的得姓始祖。 [1] 

【迁徙分布】

殳氏或是典型的汉族姓氏,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,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序为第三百六十二位门阀。殳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殳姓源出于姜姓。殳是古代的一种兵器,相传炎帝神农氏有个后代发明了箭靶,帝尧因此封他为殳侯。并赐以殳姓。又相传炎帝神农氏的孙子伯陵同民人吴权的妻子阿女缘妇一见钟情,两人便私下结合了。缘妇后来为伯陵生了三个儿子,第三个儿子名叫殳,是箭靶的发明者,因此帝尧封他为殳侯,赐他以殳为姓。殳氏就是殳的后人。

今殳氏族人主要分布在江苏省的海门市、南通市、苏州市、昆山市、常州市武进区、盐城市射阳县、常熟市、江阴市,浙江省的嘉兴市嘉善县、海盐县、平湖市、海宁市、桐乡市,福建省,上海市的金山区,安徽省的怀远县、蚌埠市,四川省的成都市,甘肃省,云南省,台湾等地。

殳姓历史名人

【殳默】

清朝才女、诗人、书法家,字斋季,小字默姑,九岁能诗,兼精小楷,是浙江嘉兴人。江南女子心灵手巧,而殳默自小学习诗书,书法也好,刺绣极美,名盛一时。

【殳帮清】

明朝时有名的孝子。他生活在明朝初年,社会刚安定,讲究忠孝的风气较盛。殳邦清的两个儿子,也受家教而以孝敬闻名。

【殳季真】

(生卒年待考),著名汉朝学者(一说南朝宋国)学者。宋明帝时,曾得《道经诀》。

【殳文】

(生卒年待考),著名明朝大臣。任福建漳州知府,有政绩。

【殳君素】

(生卒年待考),字质夫;吴人(今江苏苏州)。著名明朝画家。师从文嘉钱谷,为入室弟子,有出蓝之美。候懋功、朱朗之流亚。按画体元诠有金陵殳质,字质甫,工山水。是否一人,待考。

【殳胤执】

(生卒年待考),殳君素之子;吴人(今江苏苏州)。著名明朝画家。善山水。

近现代名人

【殳立新】

(1964~),女;上海人。上海市徐汇区位育高级中学数学教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