乞食

饥来驱我去,不知竟何之。
行行至斯里,叩门拙言辞。
主人解余意,遗赠岂虚来。
谈谐终日夕,觞至辄倾杯。
情欣新知欢,言咏遂赋诗。
感子漂母意,愧我非韩才。
衔戢知何谢,冥报以相贻。
作品赏析

〔说明〕
此诗当是诗人晚年所作。诗中记叙了一次由于饥饿而出门借贷,并得人遗赠、留饮的活动。前四句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内心状态,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复杂的心情;中间六旬写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,由“谈谐”而“情欣”,由酣饮而赋诗的情景;末四句对主人表示感激之情,写得悲愤而寄慨遥深。这首诗不仅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陶渊明晚年贫困生活的一个侧面,而且也真实地反映出陶渊明朴拙真率的个性。

饥来驱我去,不知竟何之(1)。
行行至斯里,叩门拙言辞(2)。
主人解余意,遗赠岂虚来(3)?
谈谐终日夕,觞至辄倾杯(4)。
情欣新知欢,言咏遂赋诗(5)。
感子漂母惠,愧我非韩才(6)。
衔戢知何谢,冥报以相贻(7)。
[注释]
(1)驱我去:逼迫我走出家门。竟:究竟。何之:往何处去。之:往。
(2)斯:这。里:居民聚居的地方,指村里。拙言辞:拙于言辞,不知该怎么说才好。这里表现一种羞于启齿、欲言又止的复杂心理活动。
(3)解余意:理解我的来意。遗(wèi 位):赠送。 岂虚来:哪能让你(指诗人)白跑一趟。
(4)谈谐:彼此谈话投机。觞至辄倾杯:每次进酒总是一饮而尽。辄:就,总是。
(5)新知:新交的朋友。言咏:吟咏。
(6)感:感激。子:对人的尊称。漂母惠:像漂母那样的恩惠。漂母,在水边洗衣服的妇女。事见《史记?淮阴侯列传》:当年韩信在城下钓鱼,有位漂母怜他饥饿,给他饭吃,韩信发誓日后报答此恩。后来韩信帮助刘邦灭了项羽,被封为楚王,果然派人找到那位漂母,赠以千金。非韩才:没有韩信的才能。
(7)衔戢(jí集):谓敛藏于心,表示衷心感激。戢:藏。冥报:谓死后在幽冥中报答。贻:赠送。
[译文]
饥饿驱我出门去,
不知究竟去哪里。
前行来到此村落,
敲门却难致词语。
主人理解我心意、
慷慨相赠来不虚。
畅谈终日话投机,
斟酒即饮不客气。
新交好友心欢畅,
即席赋诗表情意。
感你恩深似漂母,
无韩信才我心愧。
牢记胸中如何谢,
死后报答君恩惠。
-----------孟二冬《陶渊明集译注》-----------
从诗词《乞食》提取的高分名字如下:
  • 咏诗(yǒng shī): ,声调抑扬地念诵或歌唱;用诗词等来赞颂或叙述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歌也。从言永聲。 ,多才贤能,如诗如画。意为美好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志也。从言寺聲。
  • 行至(xíng zhì): ,指刚强;行业;辈分;队伍,军队。 ,指最好的朋友,至亲;也指最高的荣誉,如至高无上。
  • 行行(xíng xíng): ,指刚强;行业;辈分;队伍,军队。 ,指刚强;行业;辈分;队伍,军队。
  • 言咏(yán yǒng): ,指讲、说;言论、见解、意见、说明。 ,声调抑扬地念诵或歌唱;用诗词等来赞颂或叙述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歌也。从言永聲。
  • 言诗(yán shī): ,指讲、说;言论、见解、意见、说明。 ,多才贤能,如诗如画。意为美好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志也。从言寺聲。
  • 欣新(xīn xīn): ,快乐、喜欢、高兴、茂盛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笑喜也。从欠斤聲。 ,刚有的,初始的,没有用过的,也指更新,新鲜,清新,新近、刚刚的意思。
  • 至斯(zhì sī): ,指最好的朋友,至亲;也指最高的荣誉,如至高无上。 ,指示代词。此,这个,这里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析也。从斤其聲。《詩》曰:“斧以斯之。”
  • 言遂(yán suì): ,指讲、说;言论、见解、意见、说明。 ,顺利的,如意,已成,终了。
  • 咏遂(yǒng suì): ,声调抑扬地念诵或歌唱;用诗词等来赞颂或叙述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歌也。从言永聲。 ,顺利的,如意,已成,终了。
  • 遂诗(suì shī): ,顺利的,如意,已成,终了。 ,多才贤能,如诗如画。意为美好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志也。从言寺聲。
  • 行斯(xíng sī): ,指刚强;行业;辈分;队伍,军队。 ,指示代词。此,这个,这里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析也。从斤其聲。《詩》曰:“斧以斯之。”
  • 欣欢(xīn huān): ,快乐、喜欢、高兴、茂盛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笑喜也。从欠斤聲。 ,意指喜悦,高兴,喜爱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喜樂也。从欠雚聲。欢字起名示例:菲欢  钰欢  欢婷
  • 行里(xíng lǐ): ,指刚强;行业;辈分;队伍,军队。 ,通“理”,指治理;一般指里程牌,表示数量,量词,如里数,里程,引申为快,像千里马一样。
  • 至里(zhì lǐ): ,指最好的朋友,至亲;也指最高的荣誉,如至高无上。 ,通“理”,指治理;一般指里程牌,表示数量,量词,如里数,里程,引申为快,像千里马一样。
  • 欣知(xīn zhī): ,快乐、喜欢、高兴、茂盛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笑喜也。从欠斤聲。 ,知字的含义较多,主要有知道、了解、知识、见解、交好、相契、优遇、知邀、表现、执掌等。另外,读作zhi时,又与“智”宇相同,表示智力、省江等。人名用知字,主要是取用其知识、见解、表现等意义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詞也。从口从矢。
  • 新知(xīn zhī): ,刚有的,初始的,没有用过的,也指更新,新鲜,清新,新近、刚刚的意思。 ,知字的含义较多,主要有知道、了解、知识、见解、交好、相契、优遇、知邀、表现、执掌等。另外,读作zhi时,又与“智”宇相同,表示智力、省江等。人名用知字,主要是取用其知识、见解、表现等意义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詞也。从口从矢。
  • 子意(zǐ yì): ,儿,儿或女;意为有学问、有德行的人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十一月,陽气動,萬物滋,人以爲偁。象形。凡子之屬皆从子。(李陽冰曰:“子在襁緥中,足併也。”) ,心志,心意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志也。从心察言而知意也。从心从音。
  • 情欣(qíng xīn): ,指实情,情况,感情。形容人情感丰富。 ,快乐、喜欢、高兴、茂盛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笑喜也。从欠斤聲。
  • 知之(zhī zhī): ,知字的含义较多,主要有知道、了解、知识、见解、交好、相契、优遇、知邀、表现、执掌等。另外,读作zhi时,又与“智”宇相同,表示智力、省江等。人名用知字,主要是取用其知识、见解、表现等意义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詞也。从口从矢。 ,助词、相当于“的”字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出也。象艸過屮,枝莖益大,有所之。一者,地也。凡之之屬皆从之。
  • 感子(gǎn zǐ): ,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,如感动,感受,情感等。 ,儿,儿或女;意为有学问、有德行的人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十一月,陽气動,萬物滋,人以爲偁。象形。凡子之屬皆从子。(李陽冰曰:“子在襁緥中,足併也。”)
  • 言赋(yán fù): ,指讲、说;言论、见解、意见、说明。 ,本义指征收,后引申为给予、授予、陈述的含义。
  • 咏赋(yǒng fù): ,声调抑扬地念诵或歌唱;用诗词等来赞颂或叙述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歌也。从言永聲。 ,本义指征收,后引申为给予、授予、陈述的含义。
  • 何之(hé zhī): ,本义指担负,现在指疑问代词、姓氏出现;也指用于感叹语气,表示不同寻常。 ,助词、相当于“的”字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出也。象艸過屮,枝莖益大,有所之。一者,地也。凡之之屬皆从之。
  • 非才(fēi cái): ,一般指不寻常,不一般,与众不同,如非凡;表示必须,一定,如非而不用。 ,才字的含义和词性主要有两种,其中之一是作副词用,表示刚刚、仅仅、方、始之义,常见例子如刚才、方才、才一点钟等;另一是作名词用,主要含义是指才能、能力,另外也指有才的能工巧匠、有才能的人。作人名用时,主要是取第二层意思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艸木之初也。从丨上貫一,將生枝葉。一,地也。凡才之屬皆从才。
  • 报以(bào yǐ): ,意为告知,报答,答复。 ,1、拿,把,用,将;2、依,顺,按照;3、因,因为;4、在,于(指日、时);5、来,目的在于:学文化;6、连词:以及;7、[以为]认为;8、[以往]过去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以,用也。
  • 斯里(sī lǐ): ,指示代词。此,这个,这里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析也。从斤其聲。《詩》曰:“斧以斯之。” ,通“理”,指治理;一般指里程牌,表示数量,量词,如里数,里程,引申为快,像千里马一样。
  • 赋诗(fù shī): ,本义指征收,后引申为给予、授予、陈述的含义。 ,多才贤能,如诗如画。意为美好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志也。从言寺聲。
  • 报贻(bào yí): ,意为告知,报答,答复。 ,一般指赠给,送给,如贻赠;指遗留,留下。
  • 遂赋(suì fù): ,顺利的,如意,已成,终了。 ,本义指征收,后引申为给予、授予、陈述的含义。
  • 新欢(xīn huān): ,刚有的,初始的,没有用过的,也指更新,新鲜,清新,新近、刚刚的意思。 ,意指喜悦,高兴,喜爱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喜樂也。从欠雚聲。欢字起名示例:菲欢  钰欢  欢婷
  • 情欢(qíng huān): ,指实情,情况,感情。形容人情感丰富。 ,意指喜悦,高兴,喜爱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喜樂也。从欠雚聲。欢字起名示例:菲欢  钰欢  欢婷
  • 以贻(yǐ yí): ,1、拿,把,用,将;2、依,顺,按照;3、因,因为;4、在,于(指日、时);5、来,目的在于:学文化;6、连词:以及;7、[以为]认为;8、[以往]过去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以,用也。 ,一般指赠给,送给,如贻赠;指遗留,留下。
  • 衔知(xián zhī): ,接受,奉、头衔;行政、军事、学术等系统中人员的等级或称号。 ,知字的含义较多,主要有知道、了解、知识、见解、交好、相契、优遇、知邀、表现、执掌等。另外,读作zhi时,又与“智”宇相同,表示智力、省江等。人名用知字,主要是取用其知识、见解、表现等意义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詞也。从口从矢。
  • 门言(mén yán): ,泛指进出口。也指形状或作用像门的、双扇门。取名用门字,指父母对子女的想望,比如门闾之望。 ,指讲、说;言论、见解、意见、说明。
  • 知何(zhī hé): ,知字的含义较多,主要有知道、了解、知识、见解、交好、相契、优遇、知邀、表现、执掌等。另外,读作zhi时,又与“智”宇相同,表示智力、省江等。人名用知字,主要是取用其知识、见解、表现等意义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詞也。从口从矢。 ,本义指担负,现在指疑问代词、姓氏出现;也指用于感叹语气,表示不同寻常。
  • 情新(qíng xīn): ,指实情,情况,感情。形容人情感丰富。 ,刚有的,初始的,没有用过的,也指更新,新鲜,清新,新近、刚刚的意思。
  • 衔何(xián hé): ,接受,奉、头衔;行政、军事、学术等系统中人员的等级或称号。 ,本义指担负,现在指疑问代词、姓氏出现;也指用于感叹语气,表示不同寻常。
  • 子漂(zǐ piāo): ,儿,儿或女;意为有学问、有德行的人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十一月,陽气動,萬物滋,人以爲偁。象形。凡子之屬皆从子。(李陽冰曰:“子在襁緥中,足併也。”) ,浮在液体上不动或顺着风向、流向而移动;现指漂亮好看;
  • 以相(yǐ xiàng): ,1、拿,把,用,将;2、依,顺,按照;3、因,因为;4、在,于(指日、时);5、来,目的在于:学文化;6、连词:以及;7、[以为]认为;8、[以往]过去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以,用也。 ,意为互相、共同。还有容貌,样子等意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省視也。从目从木。《易》曰:“地可觀者,莫可觀於木。”《詩》曰:“相鼠有皮。”
  • 报相(bào xiàng): ,意为告知,报答,答复。 ,意为互相、共同。还有容貌,样子等意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云:省視也。从目从木。《易》曰:“地可觀者,莫可觀於木。”《詩》曰:“相鼠有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