议字起名解释

拼音:
结构:左右结构
部首:
简体笔画:5
五行所属:
是否常用:
繁体字:["議"]
起名笔画:20
五行解释:英雄格,多才贤能,白手成家,快乐自在,晚年隆昌。
说文解字:
(说文解字未收录“议”字头,请参考“議”字:)
卷三言
『說文解字』

語也。从言義聲。宜寄切

『說文解字注』 語也。上文云論難曰語。又云語、論也。是論議語三字爲與人言之稱。按許説未盡。議者、誼也。誼者、人所宜也。言得其宜之謂議。至於詩言岀入風議、孟子言處士横議、而天下亂矣。一曰謀也。韵會引有此四字。从言。義聲。當云从言義、義亦聲。宜寄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
原文: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宜寄切,音義。【說文】語也。【徐曰】定事之宜也。【廣雅】言也,謀也。【廣韻】評也。【正韻】謪也。【易·節卦】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。【書·周官】議事以制。【禮·曲禮】公事不私議。【莊子·齊物論】六合之內,聖人論而不議。【文中子·問易篇】議其盡天下之心乎。【註】續書有議。  
又【廣韻】擇也。【儀禮·有司徹】乃議侑于賔以異姓。【鄭註】議猶擇也。擇賔之賢者,可以侑尸,必用異姓廣敬也。  
又【玉篇】法有八議。【周禮·秋官·小司】以八辟麗邦法,附罰。一議親,二議故,三議賢,四議能,五議功,六議貴,七議勤,八議賔。  
又【唐書·百官志】下之通上,其制有六,四曰議。【蔡邕·獨斷】其有疑事,公卿百官會議。若臺閣有所正處,而獨執異意,曰駁議。  
又官名。【後漢·百官志】議郞六百石。【唐書·百官志】有諫議大夫。又司議郞。  
又通作。詳前字註。  
又【集韻】魚羈切【韻會】疑羈切,義平聲。謀度也。【詩·小雅】或出入風議。陸德明協句音宜。  
又叶牛何切,音俄。【史記·述贊】桓公之東,太史是庸。及侵周禾,王人是議。庸叶東,議叶禾。 【說文】本作
考證:〔【易·節象】君子以制度數,議德行。〕 謹照原文度數改數度。
分类: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
源字形:

议

现代释义:

  • 【名】
    意见、看法、判断或评价〖opinion;view〗
    不复料其虚实,便开此议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    又如:议计(意见和计策);议论风生(比喻能言善道,语辞生动有味)

    议案
    ’àn
    〖bill;recommendation;proposal;billsanddraftresolutions〗提供会议讨论决定的提案
    议程
    chéng
    〖agenda〗会议上议案讨论的程序;议事日程
    议定书
    dìngshū
    〖protocol〗一种国际文件,是缔约国关于个别问题所取得的协议,通常是正式条约的修正或补充;国际会议上经过各方签字的会议记录
    议和

    〖negotiatepeace〗通过谈判达成终止敌对行为或停止战争
    议会
    huì
    〖parliament〗某些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
    议会制度
    huìzhìdù
    〖parliamentarism〗具有行政和立法互相依存特性的政府体制,通常有个空衔的国家元首,而行政实权却赋予内阁,内阁由议员组成,他们各自地和集体地对议会负责
    议价
    jià
    〖negotiateaprice〗讲价钱
    议价
    jià
    〖negotiatedprice〗决定的价格
    议决
    jué
    〖resolveafterdeliberation;passaresolution〗讨论后作出决定
    议论
    lùn
    〖comment;disucuss;exchangeviewson;talkover〗对某问题进行评议讨论
    议论
    lùn
    〖remark〗评议讨论时表示的意见
    议事
    shì
    〖discussofficialbusiness〗商讨官方的事务;商议公事
    议题

    〖subjectunderdiscussion;topicfordiscussion〗会议讨论的题目
    议席

    〖seatinalegislativeassembly〗议会中议员的席位
    议员
    yuán
    〖memberofparliament(MP);assemblyman;congressman〗在议会中有正式代表资格,享有表决权的成员
    议院
    yuàn
    〖Parliament〗议会


  • 【动】
    (形声。从言,义声。本义:商议,讨论)
    同本义〖discuss;exchangeviewson;talkover〗
    议,语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议,谋也。——《广雅》。按,谓论事之宜。
    唯酒食是议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
    法而不议。——《荀子·王制》
    赵王悉召群臣议。——《史记》
    又如:议计(商议合计);议妥(商量妥当);议婚(商谈联姻之事)
    评议是非〖commenton〗
    议论证据古今。——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
    又如:议勋(评议功勋);议语(谈论)
    选择〖select;choose〗
    乃议侑于宾。——《仪礼·有司彻》。注:“犹择也。”
    又如:议才(选拔人才)
    议处;议罪〖considerandpunish;discussacrime〗
    因为诬上,卒从吏议。——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
    又如:议状(论罪定刑的文书);议处(清制对有过失的官吏,交吏部拟定处罚办法);议惩(评议罪刑给予惩处);议刑(议罪以定刑)
    议论,特指议论政事〖comment;talkover〗
    故圣人议多少论厚薄为之政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    大功言而不议。——《礼记·闲传》
    通“仪”(yí)。忖度〖conjecture〗
    议之而后动。——《易·系辞上》
    昔先王议事以制。——《国语·郑语》。王引之云:“议,读为仪。”
    博学不可使议世。——《墨子·非儒》。王念孙云:“仪,议古字通。”